|游戏真实感与趣味性的权衡:为何游戏物理效果不必完全还原真实?-川墙攻略网 - 川墙实业

分析|游戏真实感与趣味性的权衡:为何游戏物理效果不必完全还原真实?

分类:游戏资讯 日期:

游戏真实感与趣味性的权衡:为何游戏物理效果不必完全还原真实?

一、技术局限方面

游戏开发的资源总是有限的,包括但不限于开发时间、人力、计算资源等。完全还原真实物理效果需要高度复杂的物理引擎和庞大的数据支持。要从微观层面精确模拟物体的运动、碰撞、变形等,涉及到海量的计算。例如,在一个大型开放世界游戏中,每个场景中的微小物体数量众多,如果要精确模拟它们的所有物理行为,游戏运行时会占用大量的CPU和GPU资源,导致游戏卡顿、掉帧等问题,严重影响玩家的游戏体验。

开发一个能够完美还原物理现实的高精度物理引擎需要专业的物理学家和程序员团队长时间的钻研和开发。现实世界中的物理现象极为复杂,像流体的不规则流动、物体的弹性变形等,要将其准确地在游戏环境中实现,技术难度非常高。以模拟水在复杂形状容器中的流动为例,要考虑表面张力、黏滞性、容器的摩擦力等多种因素,这对技术要求极高。

随着硬件设备的不断升级,虽然游戏能够处理的物理模拟越来越精细,但这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不同性能的硬件设备对物理模拟的兼容性问题需要解决的。如果游戏完全还原真实物理效果,那么在低性能设备上可能无法正常运行,从而失去这部分庞大的玩家群体。

二、用户体验方面

游戏的核心是给玩家带来乐趣和娱乐体验,过度的真实物理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一方面,过于精确的物理效果可能会使游戏变得过于严肃和复杂。例如在一些动作游戏中,如果角色的攻击动作完全遵循真实的物理力学,那么玩家在进行战斗操作时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动作的合理性和发力方式,而不是专注于游戏中的冒险和战斗乐趣。这就把游戏中的一大乐趣来源从娱乐和策略转移到了物理知识的掌握上,违背了游戏作为轻松娱乐方式的初衷。

完全还原真实物理效果可能会破坏游戏的沉浸感。游戏往往是基于虚构的世界和故事的,玩家更多地是关注游戏中的角色成长、剧情发展和奇幻元素等。如果物理效果过于真实,可能会让玩家突然从游戏的幻想世界中脱离出来。比如在一种魔幻风格的游戏中,魔法的效果如果过于真实地遵循物理规律,如光线折射、能量扩散等,会破坏游戏的魔幻氛围,使玩家感觉自己置身于一个科学实验室,而不是奇幻的魔法世界。

游戏真实感与趣味性的权衡:为何游戏物理效果不必完全还原真实?

从玩家的操作体验来讲,游戏中的玩家输入往往具有一定的简化性和抽象性。玩家不会像在现实中那样精确操作物体。完全还原真实的物理效果会增加玩家操作的难度,降低游戏的可玩性。例如在赛车游戏中,如果完全按照真实汽车物理模型,包括换挡的复杂机械原理、车辆重心在高速转弯时的精确计算等,玩家需要长时间练习才能熟练驾驶一辆虚拟赛车,这对于大多数以娱乐为目的的玩家来说是一种负担。

三、设计与创意方面

游戏作为一种创意型产品,独特的设计往往比严格的物理模拟更重要。游戏开发者可以通过简化或扭曲物理效果来创造出独特的游戏机制。像《传送门》系列游戏,打破了现实中的物理空间概念,创造了“传送门”这一独特的游戏元素,玩家可以在看似违背常规物理规律的情况下穿越空间。这种独特的创意使得游戏吸引了大量的玩家,如果按照真实的物理空间来设计,就不会出现这样富有创意的游戏玩法。

艺术风格的需求有时不需要完全真实的物理效果。例如在一些卡通风格的动漫游戏中,角色的动作和物体的运动更注重夸张和富有表现力。像角色的跳跃可以跳到非常不切实际的高度,在这种风格下,玩家更关注角色动作的流畅性和趣味性,而不是物理上的合理性。如果强行加入真实的物理效果,会破坏游戏整体的艺术风格。

从叙事的角度看,游戏中的事件有时候需要通过一些非现实的物理效果来推动剧情。比如在一个角色扮演游戏中,主角可能具有一种能够打破物理界限的魔法能力,这是为了在故事中创造特殊的情节和挑战。如果按照真实物理来限制这些能力,游戏的叙事和冒险元素将会大打折扣,游戏的世界观构建也会受到影响。

四、游戏类型差异方面

不同类型的游戏对物理效果的需求是不同的。射击游戏更侧重于瞄准、射击的精准度和节奏感,而不是物体的真实物理碰撞效果。例如在《使命召唤》系列游戏中,游戏中的武器射击效果、子弹轨迹主要为了满足玩家的射击游戏体验,虽然有基本的碰撞检测,但并不需要完全还原真实的物体碰撞物理。如果过于追求真实的物理效果,如子弹与不同材质的精确碰撞反弹等,会让玩家过多的关注物理细节而分散了对战斗本身的注意力。

模拟经营类游戏强调的是资源管理、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内容。在《模拟城市》游戏中,城市建筑的布局和居民的生活模拟,重点在于模拟一种理想的社会和经济运行模式,而不是完全还原真实的建筑材料物理或自然风化对建筑的影响。过多真实的物理效果在这个类型的游戏中会显得繁杂且无用,会干扰玩家对游戏核心玩法的把握。

策略游戏如《文明》系列,主要关注资源的获取、城市建设、科技发展和军事战略等宏观层面的布局。游戏中地形的地貌等元素在一定程度上会根据游戏的需要简化,而不是严格按照真实的地质地貌物理原理进行设计。如果所有元素都严格按照真实物理,如山脉的精确地形形成、河流的真实侵蚀等,会大大增加游戏的复杂程度,而不是有助于玩家在策略层面的思考和体验。

问答环节

一、第一个问题

问:如果完全还原真实物理效果,对于硬件设备的性能要求会有怎样的具体提升呢?

答:这会在多个方面提升硬件需求。从CPU性能上看,要处理复杂物理计算时,如大规模物体的实时碰撞计算,像在城市赛车场景中众多车辆和建筑的实时碰撞检测,需要更多的运算能力。从GPU方面来说,精确的物理效果计算,如逼真的光影效果计算(考虑到物体表面材质对光的真实反射、折射等),会极大增加渲染负担,这可能需要高端的GPU芯片才能流畅运行。

二、第二个问题

问:游戏开发者如何确定一个游戏在物理效果和趣味性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呢?

答:开发者可以从多个维度考虑。首先是目标受众的分析,如果面向休闲玩家为主,就可以减少物理效果的复杂度。其次是游戏的核心玩法,比如是冒险类的就更注重场景的沉浸感和操作的简化。再者是测试反馈,在游戏的开发测试阶段,通过大量不同类型玩家的试玩,收集关于物理效果是否影响游戏体验的反馈,从而不断调整这个平衡点。

三、第三个问题

问:在一些追求创新的游戏类型中,如何利用物理效果的适度偏离来创造新的游戏体验呢?

答:在创新游戏中可以利用物理效果的适度偏离创造出新体验。比如在解谜游戏中,利用对重力的反向设定,让玩家打破常规重力方向的解谜思路。或者在动作游戏中,对空气阻力进行创新设定,角色可以做出一些违背现实但又符合游戏奇幻设定的飞行动作,这样会给玩家带来新鲜感,同时也不会影响游戏在独特乐趣和创新方面的表现。

游戏真实感与趣味性的权衡:为何游戏物理效果不必完全还原真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