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第四届吉比特未来游戏制作人大赛圆满收官:共创极致游戏体验
第四届吉比特未来游戏制作人大赛圆满收官:共创极致游戏体验
在游戏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人才的挖掘与培养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动力。第四届吉比特未来游戏制作人大赛的圆满落幕,无疑是游戏人才培养领域的一次盛事。
本届大赛历时四个多月,从3月启动到7月的决赛颁奖,吸引了数千名学生参与,他们提交了近千份参赛作品。这一庞大的数字背后,是年轻一代对游戏制作的热爱与向往。这些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高校,他们怀揣着梦想与创意汇聚到这个舞台。
10支入围决赛的队伍,在线下参与了“48小时Game Jam”限时游戏制作环节。这一环节就像是一场激烈的游戏制作马拉松。在这48小时内,各支队伍要凭借自己的创意、技术和团队协作能力,在短时间内打造出一款游戏。这不仅考验了选手们的基本功,更考验他们的应变能力和创新思维。
决赛现场,各支队伍的作品可谓精彩纷呈。获得团队奖第一名的“二手队”,其成员均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游戏设计系。她们制作的《SHI乐园》,犹如一颗璀璨的新星。这个作品能够洞察大众生活中的趣味行为,设计思路清晰明了。就像凉屋游戏CEO李泽阳所说,在限时条件下,它的游戏机制基本自洽,风格欢快,具备成为聚会时受欢迎的party game的潜力。这也说明,优秀的游戏作品往往源于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够精准地捕捉到大众的需求和喜好。
“起一个队名”队伍荣获团队奖第二名,他们的《图灵乐园》有着鲜明独特的视觉风格。在主题方面,作品融入了“人与机器”这一富有深度的关系思考。吉比特游戏制作人叶毅宏指出,该游戏虽处于雏形阶段,但已经呈现出完整的叙事结构,并且有着很大的挖掘潜力。这体现出,富有思想内涵和深度的主题,能够让游戏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同时也表明一个好的游戏需要在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上都达到一定的高度。
获得第三名的“摸鱼大队”,其作品《Joker》凭借画面和音乐营造出浓厚的沉浸感。真有趣副总经理王楠认可了他们作品的挑战性,称其中看到了强烈的作者表达。在现代游戏体验中,沉浸感是衡量一款游戏的重要标准。通过画面、音乐等多方面的精心打造,《Joker》成功地让玩家进入到游戏所构建的世界当中。
在这些成绩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大赛精心设计的赛制和对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大赛秉持着培养游戏人才的初衷,为热爱游戏制作的高校学生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在这里,他们能够迅速捕捉创意火花,快速验证游戏原型,挖掘自己的潜能。
值得一提的是,大赛导师团队的组成和指导模式的创新。由业内一线制作人组成的导师天团,凭借多年的游戏研发经验,为学生提供了专业的指导。而且,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大赛采用两人组队指导的方式。这种方式让导师们可以交流意见,分别指导负责的学生团队。“二手队”成员们都感受到导师们给予的充分自主创作空间和陪伴感。“摸鱼大队”的成员也表示导师们就像伙伴一样,陪着他们度过紧张的比赛时光。
大赛的评选维度也值得关注。本次评选从游戏核心玩法、美术风格、作品完成度、市场化潜力四个维度进行考量,其中市场化潜力是新增设的考核维度。这一维度提醒着学生们要更加关注玩家的实际需求,将玩家体验纳入到创作的前置思考环节。
在赛程过程中,大赛还为参赛选手创造了极致的体验。从完善的接送、餐饮服务到充满特色活动的现场布置,再到最后的专属派对。这些安排不仅让选手们在舒适的环境中投入比赛,还让他们感受到吉比特对游戏人才满满的关怀。
第四届吉比特未来游戏制作人大赛的成功举办,为游戏行业挖掘了一批优秀的年轻人才,同时也为游戏人才的培养树立了一个典范。它展示了游戏制作的无限可能,激励着更多的年轻人投身到游戏制作的伟大事业中,相信在这样的大赛不断推动下,游戏行业未来将会涌现出更多优秀的作品和人才。